![]() | 姓名: | 楊太有 | |
職稱: | 教授(碩導) | ||
辦公電話: | 3326340 | ||
電子郵箱: | [email protected] | ||
個人簡介: |
1985年本科畢業(yè)于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系生物學專業(yè)并留校工作至今。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獲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通過省部級鑒定科研項目4項,;參與制訂《黃河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chǎn)行業(yè)標準》;發(fā)表論文50余篇;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等教材4部,通過省級鑒定的教改項目一項,。 |
研究領域: |
(一)水生生物學保護與利用。通過分子標記等技術,,研究水生生物的遺傳多樣性,、親緣關系和系統(tǒng)演化,為水生生物資源的保護,、合理利用及選擇育種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技術保障,。(二)中學生物學教學理論與應用。 |
主要學術及社會兼職: |
無 |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情況: |
1.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子課題1項,。 2.農(nóng)業(yè)部制,、修訂行業(yè)標準計劃項目1項。 3.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 4.河南省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項目和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5項。 |
學術成果: |
代表性論文: 1.黃河流域黃鱔自然群體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的研究.水生生物學報,,2011,,35,(3):532~537. 2.三個地理群體赤眼鱒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水生生物學報,,2008,,32(4):529~533. 3.丹江口水庫翹嘴紅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遺傳多樣性的RAPD和ISSR分析.海洋與湖沼,,2008,39(3):240~244. 4.丹江口水庫赤眼鱒(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遺傳多樣性的RAPD和ISSR分析.海洋與湖沼,,2008,,39(2):157~161. 5.鮈亞科花(魚骨)型魚類骨骼系統(tǒng)的比較.動物學雜志,2006,,41(2):8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