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實施細則
為深入貫徹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廳《關于推進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意見》(教高〔2020〕314號)文件精神,,提升本科教學水平,,加強教學質量工程建設,,著力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現結合學院實際,,制定本細則。
指導思想
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落實價值引領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導向作用,將價值引領與能力達成,、知識傳授融為一體,,寓價值引領于能力達成和知識傳授之中。根據《河南師范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深度挖掘課程思政建設點,,綜合打造通識類、專業(yè)類和實踐類課程思政載體,,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
總體目標
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愿和能力,,逐步實現課程思政理念對本科教學和管理的全程性,、全域性滲透,積極培育省級以上統(tǒng)編教材,、一流本科課程等高級別課程思政教學質量工程,。
建設思路
(一)成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經學院黨政聯(lián)席會議研究,成立歷史文化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院長,、教學副院長和基層教學組織負責人組成,統(tǒng)籌部署和實施課程思政工作,。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主管教學的副院長和教學秘書,、教法教研室主任組成,副院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總體負責全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和教學督導,。
(二)開展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培訓
建立獎懲機制,對專業(yè)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進行校內,、校外常態(tài)化培訓,,并對教師進行崗前課程思政能力考核;不定期邀請校內外專家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示范,,提高專業(yè)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點的挖掘能力,;通過教學基層組織或課程組集體備課、討論,、編寫教案等形式,,提高專業(yè)課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水平。
(三)建設課程思政樣板教學質量工程
1.以基層教學組織為主體,,組織各專業(yè)教師梳理本專業(yè)課程的課程思政元素,,開發(fā)、建設和培育校級,、省級和國家級課程思政樣板課程和課程思政專業(yè)課程群,。
2.組織校級通識課教師根據課程思政要求對相關課程進行梳理,提煉課程思政建設點,,逐步實現校級通識課程的課程思政化和在線微課化,;對接本科教學國際合作與交流機制,增強課程思政通識課程的社會影響力和海外影響力,。
3.對接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要求,,建章立制,對符合課程思政建設要求的課程,、教材,、教學改革論文、項目和教學成果進行認定和獎勵,。
(四)定期開展學院課程思政教學技能微課比賽
配合省級和校級各項教學技能比賽,,組織系列課程思政微課開發(fā)活動和比賽,并對參賽作品進行賽前課程思政完成度審核,,把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比賽評分機制,,實現課程思政建設要求對教學技能比賽參賽作品和選手的全覆蓋。
(五)匯編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知識點
由學院統(tǒng)籌,,基層教學組織負責,,梳理現有本科課程(含實踐實訓課程以及通識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概論》)中的課程思政元素,分課程整理提交相關內容至學院,,由學院進行分類匯總并編制成冊,,作為專業(yè)建設,、教學督導、課堂教學和教材編寫的參考材料,。
四,、管理與考核
在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等重要教學文件的審定中,,突出課程思政達標完成度審核;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yōu)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依據,。
五,、經費保障
學院在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費和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經費中劃撥經費,,專用于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專項培訓以及課程思政建設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獎勵,。
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021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