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介紹
李雪山,,男,,1963年生,,漢族,,河南范縣人。先后就讀于安陽師范學院、北京大學、鄭州大學,1992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歷任安陽師范學院政史系副主任,、科研處處長,、校長助理,河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F為河南師范大學甲骨智能計算實驗室主任。是河南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guī)劃評審組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河南省高層次人才,、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兼任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比干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甲骨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主任,、新鄉(xiāng)市人民政府與河師大共建比干文化研究院院長,以及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新鄉(xiāng)市社科聯副主席等職,。主要從事考古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甲骨學,、殷商歷史研究,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12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語委重大項目各1項;在《中國社會科學》《求是》《光明日報》《史學月刊》《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等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8部,;獲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項,,成果豐碩。
課程信息
1.考古學通論
2.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
科研項目
1.卜辭分類資料庫(0429),,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
2.商代歷史地理研究(05BZS021),,國家社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3.商周甲骨占卜禮制與中國早期政治信仰研究(YWZ-J026),,教育部,、國家語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與應用專項一般項目。
4.商代甲骨占卜流程與卜法制度研究(19AZS003),,國家社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結項,優(yōu)秀,。
5.商代甲骨占卜制度研究(2020-JCZD-11),,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重大項目。
6.商代甲骨非文字資料的整理研究和數據庫建設(20&ZD305),,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7.基于人工智能的甲骨文圖像處理關鍵技術研究,國家語委2024年度重大項目。
代表論文
1.《<周禮>中的農民土地分配問題》,,《殷都學刊》1994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2.《商代行政區(qū)劃述論》,《殷都學刊》1995年第2期,。(《高等學報文科學報文摘》摘錄)
3.《<周禮>中的土地所有制問題》,,《史學月刊》1998年第2期。
4.《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濫觴——紀念甲骨文發(fā)現一百周年》,,《求是》1999年第23期,。(第二作者)
5.《商代商品貿易探微》,《殷都學刊》1994年4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第一作者)
6.《商后期王畿行政區(qū)劃研究》,《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7.《商代軍制三論》,,《史學月刊》2001年第5期。
8.《商代監(jiān)察制度鉤沉》,,《史學月刊》2004年第9期,。
9.《卜辭所見商代晚期封國分布考》,《殷都學刊》2004第2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10.《殷商和西周甲骨鉆鑿異同探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7年第6期。(第一作者)
11.《花園莊東地甲骨卜兆形態(tài)分型分式研究》,《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8年第3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第一作者)
12.《分封制起源與形成問題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18年第2期,。(第一作者)
13.《甲骨文與中華文明的傳承》,,《光明日報》2019年12月1日第12版。(《新華文摘》2020年第4期全文轉載,,獲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特等獎)
14.《殷墟村中村南甲骨卜辭所見殷禮研究》,《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22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第一作者》
15.《甲骨學研究的新趨勢 ——商代甲骨非文字資料的研究》,,《河南社會科學》2022年第3期,。
16.《耒耜為耕禮制先聲:商代籍田禮研究》,《中國農史》2022年第3期,。(第一作者)
17.《無字甲骨:不該被忽略的學術富礦》,,《光明日報》2022年7月10日第12版。
18.《商代早期國家文明的特質和生成道路》,,《中國社會科學》2024年第11期,。
主要著作
1.《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2004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2.《董作賓與甲骨學研究續(xù)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主編)
3.《甲骨學110年:回顧與展望—王宇信師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9年版。(主編)
4.《嬗變與重構:商代甲骨占卜流程與卜法制度研究》,,科學出版社2022年版,。(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