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介紹
蘇全有,男,,1966年生,,漢族,,河南輝縣人,,先后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華中師范大學,,1987年,、1993年,、2005年,分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10年作為首位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博士后順利出站,。是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歷任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系主任,、副院長、圖書館館長,,現(xiàn)為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河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史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及中原文化,成果豐碩,。自1988年以來,,先后在《世界歷史》《光明日報》《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學術研究》《清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百篇,其中近百篇論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華文摘》《中國社科文摘》等復印,、轉摘或收錄,。自1991年以來,先后在中華書局,、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出版著作近40部,。先后主持并完成世行貸款項目、教育部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各1項,,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獲廳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多項,。
課程信息
1.晚清史研究
2.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
3.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
科研項目
1.清末中央政府體制改革問題研究(2006FLS008),,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
2.清末社會危機與政府應對(08JA770009),,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
3.清末民初政治體制平穩(wěn)轉型研究(18BZZ049),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代表論文
1.《試論劉光弟在戊戌變法時期的政治傾向》,,《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2.《評樊錐戊戌變法時期的政治思想》,,《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
3.《鴉片戰(zhàn)爭中浙東戰(zhàn)役新論》,《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4.《試論劉光第“坐以待捕”的主觀動因》,《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
5.《陽夏戰(zhàn)役中的黃黎關系》,,《史學集刊》1993年第2期。
6.《黃興與漢口反攻戰(zhàn)役新探》,,《南開學報》1995年第2期,。
7.《論袁世凱的對外理性抗爭思想》,《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8.《歷史學研究狀況憂思錄》,,《河南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9.《中國近代史研究狀況憂思錄》,《中州學刊》1995年第5期,。
10.《徐世昌與中國軍,、警近代化》,《福建論壇》1996年第3期,。
11.《秦力山從改良向革命的思想轉變及其特征》,,《南開學報》1996年第4期。
12.《中俄北京貿易初探》,,《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3.《晚清重商主義與西歐重商主義》,《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14.《關于陽夏戰(zhàn)役研究中若干問題的辨析》,,《中州學刊》1997年第3期。
15.《論黃興對武昌起義的影響》,,《河北學刊》1997年第5期,。
16.《論袁世凱的對外開放思想》,《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17.《晚清時期中外條約內容都是不平等的嗎》,,《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18.《張謇發(fā)展進口替代工業(yè)思想論略》,,《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19.《十七、十八世紀中俄外交禮儀之爭》,,《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0.《陽夏戰(zhàn)役中的黃黎關系》,《史學月刊》1999年第5期,。
21.《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特征及教訓》,,《學術月刊》1999年第9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22.《慈禧緣何成為康有為的繼承人》,,《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23.《論陳熾的發(fā)展進口替代工業(yè)思想》,《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24.《黃興棄武昌辨》,,《歷史檔案》2000年第4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25.《論中國近代兵工業(yè)發(fā)展諸問題》,,《南開學報》2000年第5期,。
26.《對清末民初我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的冷思考》,,《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27.《南通現(xiàn)代化模式啟示錄》,,《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第1期,。
28.《論晚清海洋經(jīng)濟思想的嬗變》,《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29.《有關中俄關系史的兩則考訂》,,《世界歷史》2001年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30.《論袁世凱的官為商助思想》《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31.《從容張企業(yè)集團的盛衰看近代中國家族企業(yè)》,,《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32.《論陽夏戰(zhàn)役的敗因》,,《臺灣師大歷史學報》(臺)2003年第31期,。
33.《簡介佐藤鐵治郎的<袁世凱>與相關思考》,《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臺)2003年第36期,。
34.《日本記者筆下的袁世凱》,,《歷史教學》2003年第9期。
35.《從自是到崇洋:近代國人社會文化心態(tài)轉型》,,《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36.《曹錕與二七大罷工》,《史學月刊》2004年第9期,。
37.《袁世凱與直隸工業(yè)》,,《歷史檔案》2005年第1期。
38.《論郵傳部與地方督撫關系》,,《歷史檔案》2006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39.《論陳壁的經(jīng)濟思想與實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40.《辛亥革命促使民族觀念深入人心了么?》,,《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41.《上下延伸 橫向會通——<辛亥革命與中國政治發(fā)展>讀后》,,《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5期,。
42.《清末當政者有關資本問題的認知與實踐——以陳壁為考察中心》,《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43.《論清末的商電官辦事件》,,《學術研究》2007年第2期。
44.《論清末商辦鐵路中的紳領問題》,,《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07年第3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45.《楊毓麟的交通思想述評》,《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46.《對清末道德教育失敗的反思:以存古學堂為考察中心》,,《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47.《民初北洋政府德育教育失敗的反思——以尊孔運動為考察中心》,,《史學月刊》2007年期10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008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48.《對郵傳部主持之利權回收的檢討》,,《歷史檔案》2008年第1期,。
49.《論章開沅的史學思想與實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50.《袁世凱在陽夏戰(zhàn)役中的作用及對辛亥革命的影響》,,《河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51.《清末鐵路總局探析》,,《中州學刊》2008年第2期,。
52.《對清末利權回收的反思:以郵傳部收回京漢路為個案》,《歷史教學》2008年第3期,。
53.《清末郵傳部檔案述略》,,《歷史檔案》2008年第4期。
54.《史官參政:惲毓鼎的經(jīng)濟思想探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55.《對清末中央政府軍隊控制失敗的反思——以清末新軍為考察中心》,《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年第7期,。
56.《論清末的省界觀念》,,《安徽史學》2009年第1期。
57.《評<近代中國農會研究>》,,《中國農史》2009年第1期,。
58.《會黨元素與孫中山領導的武裝起義》,《廈門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59.《論楊度鐵路思想的理性特征》,,《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60.《東丁未黃岡起義看清政府的危機應對》,,《中州學刊》2009年第3期,。
61.《清末新軍失控現(xiàn)象的另類解讀——以袁世凱式軍隊控制為視點》,《鄭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62.《論清末新軍的思想失控》,,《史學月刊》2009年第6期。
63.《梁士詒與清末鐵路利權回收》,,《河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64.《袁世凱罷官之初并未圖謀東山再起》,《求索》2009年第6期,。
65.《論郵傳部與清末的留學生管理:兼與袁世凱對留學生政策比較》,,《歷史教學》2009年第6期,。
66.《論清末新軍的國家失控》,《學術研究》2009年第7期,。
67.《論辛亥革命中的省界觀念》,,《福建論壇》2009年第9期。
68.《1906年袁世凱奏辭八項兼差問題考訂》,,《江漢論壇》2009年第12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69.《宋教仁的均勢外債觀述評》,《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70.《省際圈與1910年長沙搶米風潮》,,《求索》2010年第1期。
71.《論吳佩孚之死》,,《歷史檔案》2010年第2期,。
72.《梁士詒與清末鐵路》,《歷史教學》2010年第4期,。
73.《有關清末財政問題的兩點思考》,,《安徽史學》2010年第4期。
74.《清末“官助紳成”的公共藏書樓開辦模式》,,《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年第4期,。
75.《清末官員背離政府的成因探析——以孫寶瑄為例》,《福建論壇》2010年第5期,。
76.《清末“官助紳成”的公共藏書樓開辦模式》,,《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年第4期。
77.《論清末參政階層的政治參與——以趙啟霖,、江春霖,、惲毓鼎等為視點》,《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5期,。
78.《清末的輿論失控與政府應對》,,《東岳論叢》2010年第9期。
79.《從1910年長沙搶米風潮看清政府的危機應對》,,《歷史教學》2010年12期,。
80.《論民國時期我國的省界觀念》,《福建論壇》2010年第12期,。
81.《清末輿論緣何失控》,,《求索》2010年第12期。
82.《論20世紀初的中美聯(lián)盟風潮》,,《史學月刊》2011年第2期,。
83.《橫向與縱向:從新政看清末財政危機中的政府應對》,《江漢論壇》2011年第3期。
84.《有關蘇報案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福建論壇》2011年第6期,。
85.《論清末輿論放大現(xiàn)象的成因》,《安徽史學》2012年第1期,。
86.《論郵傳部的借債筑路政策》,,《歷史教學》2012年第2下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87.《黃遵憲經(jīng)濟思想新探》,,《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88.《萬木草堂藏書考》,,《圖書館論壇》2012年第3期,。
89.《郵傳部與清末鐵路事業(yè)的近代化》,《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4期,。
90.《論20世紀上半葉的非省界思潮》,,《史學月刊》2012年第7期。
91.《清朝滅亡系自殺而非他殺》,,《歷史教學》2012年第8期,。
92.《對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研究的反思》,《福建論壇》2012年第9期,。
93.《實官捐的興廢與清末朝野之間的崩裂》,,《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13年第3期。
94.《從清末新政看財政危機中的政府應對》,,《歷史教學》2013年第3期,。
95.《清末農學會述論》,《歷史檔案》2013年第4期,。
96.《論清末強迫教育的特征及成因》,,《求索》2013年第6期。
97.《對民國時期學田權雙層分化說的質疑》,,《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14年第2期,。
98.《論“東方病夫”到“東亞病夫”的流變》,《求索》2014年第6期,。
99.《論后科舉之初學堂實官獎》,,《福建論壇》2014年第7期。
100.《論近百年我國圖書館人的性別輪回》,,《圖書館論壇》2014年第11期,。
101.《論清王朝滅亡的三大癥候》,《歷史教學》2015年第1期,。
102.《清末械斗與政府應對》,,《福建論壇》2015年第6期。
103.《民國時期的地方械斗與政府應對》,,《求索》2015年第11期,。
104.《〈義勇軍進行曲〉緣何化身國歌》,,《福建論壇》2016年第8期。
105.《論清末視學》,,《安徽史學》2017年第4期,。
106.《論民國女性抽煙風習及其成因》,《福建論壇》2017年第5期,。
107.《不能忘卻的“東四省”問題》,,《歷史教學》2018年第18其。
108.《“圕”字的發(fā)明與使用史探析》,,《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年第4期,。
109.《論民國時期的光頭之風》,《南開學報》2020年第2期,。
110.《近代更夫職業(yè)群體探析》,,《近代史學刊》2021年第24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
111.《“書館”考釋》,,《圖書館論壇》2022年第12期。(第一作者)
112.《論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在新鄉(xiāng)的城市動員》,,《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23年第2期,。(第一作者)
113.《論民國時期男女同泳與分泳之爭》,《廈門大學學報》2024年第2期,。
主要著作
1.《黃興與陽夏戰(zhàn)役》,,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孫中山與三角聯(lián)盟》,,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清史探幽》,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清末郵傳部研究》,,中華書局2005年版。
5.《張宗昌全傳》,,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07年版,。
6.《近代河南經(jīng)濟史》(上、下),,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2012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第一作者)
7.《袁世凱傳》,,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一作者)
8.《清末社會與政府應對》,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2013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9.《民國通俗講演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11.《近代中國史研究述評》,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12.《清朝滅亡內因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13.《控制論視角下的清末社會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14.《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概論》,河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