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16:30-18:30,應我院邀請,,河南大學《史學月刊》雜志社編審,、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世界史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周祥森先生蒞臨田家炳樓202教室,,作題為“語言形式歷史事實的意義”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巨永明院長主持,。部分骨干教師,、各學科研究生、2016級歷史學和世界史專業(yè)全體本科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在講座中,,周祥森教授從他長期的學術研究以及編審工作中獲得的一些心得體會展開講述,以沒有文字的夏朝歷史是否真實存在為例,,主要從語言學的角度論述了言語和語言的形成與發(fā)展,,以及對歷史事實的影響和在歷史傳承中起到的作用,引起了在場聽眾的極大興趣,。他指出“語言是存在的家,,言語更是跟語境有關,每傳承一人,,其語境都會升華為一個境界,。語言具有超現(xiàn)實的特性,可以更好的指導未來?!辈⒐膭钤谧膸熒鷪远ǖ刈呤穼W研究的道路,。講座最后,與會老師和學生就如何通過語言形式對歷史進行研究,,言語和語言的區(qū)別,,后現(xiàn)代史學興起后史學書寫方式的變化等問題同周教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周教授給予了耐心興致的解答,。
最后,,巨永明教授對周祥森教授的講座進行精彩點評和總結(jié),講座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