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研究生的學術論文寫作水平,,2013年12月01日14:30——18:30,我院在學院二樓會議室舉辦了2013-2014學年度第四次琢玉研究生學術沙龍,,本次沙龍主題為學術論文報告,。我院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以及歷史教育等方向三十余名研究生參加了本次沙龍,,歷史教育及中國史方向共15研究生進行了論文報告,,王盛恩,、李長印,、王守謙等碩士生導師蒞臨沙龍進行指導,。本次活動由李峰副院長主持。
歷史教育方向王雪,、程瑾,、薛可心、薛文彬,、陳婷婷,、王盼、韓齊,、郭曉雪,、王洪亮等九位同學做了論文報告,題名分別為《從歷史看管理》,、《關于建設有效的中學歷史課堂的幾點思考》,、《〈歷史教學法〉對民國時期本土歷史教學法構建的影響》、《淺析鄉(xiāng)村教師鄉(xiāng)土角色重建問題》,、《高中歷史教學中教科書插圖的應用》,、《設置道德兩難問題在高中歷史教學的作用》、《癸卯學制的歷史教育研究》,、《歷史教學中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淺談高中理科班的歷史教學》等。中國史方向孫晗,、袁慧,、王冰冰、李佳駿,、胡春艷,、周舟等六位同學做了論文報告,題名分別為《東晉政治對江南士族文化的影響》,、《清末河南農(nóng)桑教育興起的原因》,、《論清末官運局》,、《袁世凱與清末軍事改革》,、《簡述明末歐洲傳教士東來的歷史作用》、《中國近代留學教育》等,。
現(xiàn)場導師在認真聽取學生論文匯報后,,針對涉及到的相關問題作出了點評,并給予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針對歷史教育方向研究生的報告,,導師充分肯定其結合本專業(yè)的實踐性和自身體悟進行學術研究的做法,希望其結合政治背景,,多涉獵書籍文獻,,結合不同專業(yè)特點輔以實例,,使論文更加充實有力。針對中國史方向研究生,,導師們向大家進一步闡明了論文的寫作程序,,強調了論文題目深加工的重要、措辭的精簡和參考文獻格式的準確與規(guī)范的重要性,,并就不同問題推薦了不同書目,,提醒學生“只有學會微觀才能更好地宏觀”,做論文應“從小處著手,,從大處著眼,,進而把思維拓展開”。此外,,在場的各位老師還就學術論文方法進行了具體深入的指導,,反復強調學術研究過程中應保持與導師之間的良好溝通,做導師的得力助手,。與此同時,,老師們之間對點評中產(chǎn)生的不同想法進行了交流,讓同學們領略到了師者的風采和智慧碰撞出的火花,。最后,,王盛恩老師進行了總結,他將學術研究做了形象的比喻,,認為學術研究如同挖井,,一定要挖得深,才會獲得甘甜的泉水,。同時強調,,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除了要與導師及時溝通交流,、征求導師意見外,,一定要注意學術規(guī)范,并時刻保持創(chuàng)新意識,。
幾位導師還評出了本次活動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五位同學:即王冰冰,、程瑾、韓齊,、郭曉雪,、王洪亮。
此次論文報告會的開展,,老師們通過言傳身教,,讓大家更直觀感受到了學術研究,尤其歷史學科領域,,應該具備的開闊思維,、視野以及嚴謹,、認真的精神。有利于同學們在今后的論文寫作和學習中及時發(fā)現(xiàn)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論文的質量和學術研究的水準,。
(胡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