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應我校物理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松戰(zhàn)為學院師生作了題為“中國的高山宇宙線研究”的報告,。
陳松站研究員首先回憶了自己在師大的求學經歷,以及選擇天文宇宙線物理的心路歷程,。然后,,他為大家介紹了現代宇宙學探索的四種信使,包括電磁波,、中微子,、宇宙線和引力波,并對宇宙線方向進行了深入的講解,。接著,,他介紹了作為物理分析核心成員參與的ARGO- YBJ 實驗以及在軟件標定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由于其基于ARGO-YB J 數據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使得中方在國際合作中取得主導地位,。此外,陳研究員還介紹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簡稱“拉索”)的基本情況,。最后介紹了基于首批科學數據在超高能伽馬天文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進展,開啟了“超高能伽馬天文學”時代。陳松站研究員的精彩報告,,激起了師生們對宇宙線研究的巨大興趣,報告后與現場師生開展了熱烈討論,。
專家簡介:
陳松戰(zhàn),,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20年獲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本科畢業(yè)于河南師范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2009年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目前為LHAASO項目(于2015年底正式立項)合作組物理分析協調人,,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負責人,主要負責LHAASO實驗數據的物理分析工作,。完成探測器模擬,、數據重建和分析等一系列關鍵基礎軟件開發(fā),并帶領團隊基于LHAASO首批科學數據以高顯著性發(fā)現12個超高能伽馬射線源,,發(fā)現首批“拍電子伏加速器”和最高能量光子,,由此打開了電磁波譜最高能量天文窗口,開啟“超高能伽馬天文學”時代,,相關成果于2021年5月17日發(fā)表在《Nature》雜志上,。
(物理學院 王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