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學科第二十八期哲學沙龍在學院517會議室舉行,,本期沙龍邀請學院“銀齡計劃”特聘教授李耀南作了題為《“盜亦有道”與仁義的困境》的學術報告,,學院相關專業(yè)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參與。沙龍由校學報編輯部主任,、哲學學科負責人劉科教授主持,。
圍繞報告,李耀南首先指出我們皆以為惡之為惡,,然善也可為惡,;接著借《莊子·胠篋》中盜跖的典故引出本次“盜亦有道”的內容主題,詳盡闡述了盜跖篇中莊子對于人性善惡的探討,,褒揚了其對歷史和現(xiàn)實分析的深刻性,;隨后指出莊子借“盜跖論道”這一思想的合理性,,為師生梳理出莊子的論證思路。在莊子看來,,仁義置我們于兩難之地,,然仁義只是一種相對的價值觀,什么是善,,何者為惡只是相對的倫理規(guī)定,,世人崇善造成善惡的分化,這是世界背離大道的表現(xiàn),。最后,,李耀南分析認為,莊子為了規(guī)避道德的工具化,,在宣講道德時除卻對儒墨的批判外也在進行自我批判,,強調回歸真樸的本性,達到無分善惡的境界,。
劉科總結指出,,李耀南教授的報告專業(yè)、深入,,為我們進一步理解仁義善惡提供了更加開闊的視角,。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李廣宇 楊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