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田野:試驗班學員參與文明城市社會評議調研
2016年10月26日—10月29日,河南師范大學政管社會科學試驗班學員在學院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參與了為期四天的河南省文明城市問卷調查和文明單位社會評議隨機抽查工作,。
試驗班學員分成八組,,在各組帶隊老師的帶領下,奔赴河南各個地區(qū)從新鄉(xiāng)到鄭州再到焦作,從安陽到鶴壁,,從洛陽到三門峽,、濟源,從商丘到開封,,從周口到永城,,從平頂山到許昌漯河,從南陽到駐馬店,,再到信陽,。。,。,。。,。試驗班學員的足跡遍布河南省各處,,有省直,有市區(qū),,也有縣區(qū),。任務重,時間緊,,試驗班學員全力以赴,,在各自負責的地區(qū)完成了系統(tǒng)全面的、廣泛又有深度的調研工作,。10月30日,,各組返回師大,完成了調研的材料整理以及總結等后續(xù)工作,。每組都對本次調研工作過程進行了總結報告,。
第一組主要負責地區(qū):新鄉(xiāng)、鄭州,、焦作
總結:
我們小組調查任務是鄭州市,,焦作市,鞏義市,,新鄉(xiāng)市文明單位調查和鄭州中原區(qū),,焦作市文明城市調查。調查任務重,,時間短而且是唯一一組沒有配車的一組,,所以我們組一共六個成員。四天我們夜夜轉乘車輛回到新鄉(xiāng)校區(qū),,梳理頭一天的工作,,規(guī)劃第二天的行程。
此番調研我們付出良多也收獲頗多,五個姑娘和一個靦腆的學長一路由不敢和人說話到搭訕越來越自然,,第一天在鄭州碰壁最多,,后來我們總結了工作方法,發(fā)現(xiàn)調研地點時間,,調研對象的選取上非常重要,。慢慢上路后發(fā)現(xiàn)這是個鍛煉人交際能力的非常好的機會,短短四天跑四個城市去和幾百個人打開對話,,這可能是我們以前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走訪行政審批中心的時候感觸很深,,行政審批改革成效顯現(xiàn)。應國務院的要求,,現(xiàn)在我國各地方都建立了“行政審批中心”,,把政府所有的職能部門都集中在一起辦公,公民許多事情在這一中心可以一次性辦理,。行政審批中心發(fā)展也各有差異,,焦作市的績效考核平臺,鞏義市的曝光臺,,都是在改革基礎上的自我創(chuàng)新與內在約束式發(fā)展,。這些實踐活動為我們專業(yè)學習注入很好的生活素材。
問卷本身的設計在文明單位這一塊問題較多,也給了我們較大的障礙,,單是鄭州市文明單位就有159個,普通人拿到手里看著難免嫌麻煩有抵觸情緒,,許多單位百姓聞所未聞,,這也反映了政府部門還是一個“高高在上”形象,。另外,百姓對政府部門的威權有所畏懼,,在匿名情況下雖口中怨言滿滿還是不敢給最低分,,少有差分。在一次次接觸中折射出各個城市的文明素質以及城市文化,,還有普通老百姓對政府的看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離不開全社會的努力,文明城市建設也少不了每一位市民的助力,。
感念那四天的緊鑼密鼓,,感謝生命中的有緣相遇,感望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好,!
第三組主要負責地區(qū):洛陽,、三門峽、濟源
總結:
一.問卷調查潛在對象的挖掘
1.注意選擇有不同特征或者不同年齡分布人群的地點,。如:中老年人廣泛分布的廣場和公園,;年輕人集中分布的商圈及購物中心;有需求跟政府打交道的去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及各種行政機關辦事的市民。
2.要注意觀察個體的特征:如:是否行色匆匆,;是否感興趣,;是否帶有小孩;是否面色和藹,。
這是我們在實際調查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剛開始我們不會看人識人,所以遭拒絕慮較高,,經過一天多的實驗總結,,用此中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二.調查方法
1.調查問卷的填寫遵循“排雜法”,,但是實際調查中也會遇到只對認為較好的單位打“優(yōu)秀”分的情況,。
2.調查人員分配采取“劃區(qū)分組負責”方法。分頭行動,,按點集合,。
3.針對不同特征的調查對象,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遇到不識字的人要將自主填寫換成口頭解釋詢問,,幫他們在問卷上填寫,;遇到年齡較大的爺爺奶奶則要適當提高音量說話;總之要態(tài)度好,,多微笑多解釋,,多耐心。
三.我們組所遇到的比較有代表性的調查對象:
1.洛陽市牡丹廣場:有一單親母親,,對洛陽市流浪救助站不滿意,,認為社會上現(xiàn)在對殘疾人的幫助已經十分健全,,但是就單親母親無生活來源卻要贍養(yǎng)父母養(yǎng)育子女方面照顧不到,;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也不夠。雖然對這些單位工作不滿意,,但是她卻硬要給打優(yōu)秀分,,因為她希望這些單位可以認真反思,繼續(xù)努力,。
2.三門峽市某廣場:我們遇到一位在廣場上休息的老爺爺,,當時我們的調查問卷表只剩下附近縣區(qū)文明單位的打分表,那位爺爺在沒有找到他不滿意的單位的情況下,,在調查表末尾一行大筆一揮寫下“三門峽市湖濱區(qū)法院X廳長是大貪官,,應該槍斃”幾個字,并告訴我們一定要向上反映,。
總體而言,,我們在這三個市一個縣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這些典型問題:房租拆遷補償;教育亂收費;信貸公司卷款的追回及法院的處理,;城市不文明養(yǎng)狗,。
四.各地行政服務中心建設
均有統(tǒng)一著裝,統(tǒng)一的考勤等制度建設,,群眾反應這些年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態(tài)度較以前有很大提升,,基本令百姓滿意。但是不同地區(qū)行政服務中心的完善程度和人流量有很大區(qū)別,,拿洛陽市來說:西工區(qū)僅金谷園路市民辦事中心中午的人流量就比瀍河區(qū)一天的要多,。
第五組
主要負責地區(qū):周口、永城
總結:
一,、調查文明城市及單位:
周口市鹿邑縣鄲城縣西華縣淮陽縣永城市
二,、調查地區(qū):
行政服務中心周邊政府部門附近大型超市商場廣場學校
三、調查對象:
不同年齡層
四,、調查對象反應問題:
1.普遍支持文明城市的建設
2.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的反應:年輕人大都覺得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交通不是很滿意,對當?shù)爻鞘袧M意度不高,;老年人普遍覺得對當?shù)爻鞘猩畋容^滿意(原因分析:年齡差距,,知識文化差距,時代成長背景差異,,世界觀的差異等導致反應不同)
3.高考壓力,,高中私立學校收費貴,好學校難進的問題,。
4. 環(huán)境污染問題:周口市交通路河流污染嚴重,,民眾對政府發(fā)展經濟犧牲環(huán)境的做法不滿意,民眾認為政府在基礎生活環(huán)境方面不作為( 政府與民眾之間的協(xié)同治理不能實現(xiàn))
五,、調查中遇到的問題:
1.部分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不作為,,工作態(tài)度怠慢
2.部分民眾不配合填問卷(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這件事會不會對他們有不好的影響)
3.民眾(包括一些行政工作人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度低。(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每個城市都有很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語,,但是當?shù)匦麄鞑块T并沒有把它與落實到民眾中間,,與當?shù)爻鞘薪ㄔO相結合,只是“花瓶擺設”而已)
六,、調查總結及反思:
1.調查問卷的設計問題數(shù)量要適宜,,問題要有針對性
2.在做調查問卷之前應該規(guī)劃好去的一些有針對性的地點,針對性的人群
3.面對不同年齡階段或不同知識階層的人,,用適合的語言向其介紹問卷,,帶有禮貌性!
4.團隊配合,,分工合作,,可以避免浪費時間,,最大效率的完成工作!
第七組主要負責地區(qū):南陽,、駐馬店,、鄧州
總結:
一、調查方法:
a) 選取合適的調查對象:不要急于發(fā)放問卷,,分發(fā)前需要通過對目標群體的神態(tài),、舉動、所處環(huán)境進行觀察,,并以此作為預判依據,。如忙于工作或臨近上下班時間的政府職員比處在工作間歇時段的政府職員更傾向于拒絕調查;在路邊閑逛的人比正在工作崗位的人更可能提供更多信息,,但前者提供的信息質量未必比后者高,。諸如此類的觀察方法有助于篩選出合適的調查對象,不僅可以減少被拒絕的可能性,,還有助于提高問卷回答的質量,,并根據受訪者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訪談方式。
b) 注意訪談方式:在選取了合適的調查對象后,,還需要根據受訪者情況采取合適訪談方式(一般性的訪談禮儀各友隊或已作總結,,此處不再贅述。)
i. 訪談時,,要站在客觀立場,,只需對其在問卷上有所疑問的地方做出解釋,盡量不要代入個人情感,,和他們陷入主觀討論中,,當然對其意見及言論要認真傾聽,多加留心,。
ii. 面對不同身份的對象也要適時調整自己的形象和語言,,以拉近距離。比如和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居民交流時,,不必過于拘禮,,最好用河南話(我們調查這幾個地方河南話口音差異不大),,使用短句和生活化的詞匯(在訪談等客的出租車師傅時,,一些人抱有警惕心理,不愿多談,。轉換口音后,,明顯放下戒備,少了距離感,,訪談更加順利),,有助于他們大膽吐露心聲,。
c) 爭取主動:在調查過程中,雖然受訪者是主體,,但我們要起到主導作用,。雖然傾聽,但不爭論,;即使傾聽,,也要有度。要對受訪者提供的信息量,、信息相關性和調查時間有所控制,,比如面對滔滔不絕或話題跑偏的受訪者,要用合適的方式收束對話,,扳正話題,。
二、反思:
a) 問卷的設置:本次拿到的文明單位問卷涉及單位多,,篇幅長,,多個單位集中在一張卷子上,給問卷的發(fā)放和填寫都帶來了難度,,并且會影響到填寫者心理,,最終波及評價數(shù)據。例如,,我們在統(tǒng)計單位得分數(shù)據時發(fā)現(xiàn),,在長篇問卷中,居于開頭和末尾的單位得分較低,,排在中間單位得分偏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填寫者心理的影響。
b) 善用情境對受訪者的影響:在某縣信用聯(lián)社發(fā)放問卷時,,直接到各科室發(fā)放問卷受到了消極回應,,而尋找辦公室主任溝通后,在其介紹下,,各科室問卷發(fā)放更順暢,,對象回應更積極。同樣情況也發(fā)生在醫(yī)院中(在和一個醫(yī)生溝通好后,,其他科室的醫(yī)生與護士更愿意填寫問卷,。)可見,有時我們除了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外,,還可以通過借助外力來改善我們的訪談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