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由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編輯部,、河南師范大學主辦,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師范大學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與中原紅色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承辦的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第53次學科論壇在我校舉行,。論壇以“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賡續(xù)革命精神譜系”為主題,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等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師生代表近5000人齊聚云端,,圍繞論壇主題展開研討交流,。
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委員何秀敏,河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廣文,,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吉林大學韓喜平教授,、武漢大學佘雙好教授、南開大學武東生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王樹蔭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副主編鄭端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河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張尚字主持,。
何秀敏介紹了河南省重視馬克思主義學院發(fā)展,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經(jīng)驗和做法,。他指出,,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之源,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寶貴財富,。中原大地從來都是英雄的土地,,在這里誕生的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南水北調精神等革命精神,時刻激勵,、鼓舞著一代代中原兒女不忘初心,、接續(xù)奮斗。全省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學習名師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滋養(yǎng)育人情懷,開創(chuàng)新時代全省思政課建設新局面,。
陳廣文介紹了河南師范大學的基本情況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fā)展,、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他強調,,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取得百年成就,、積累百年經(jīng)驗的強大精神力量。研究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xù)革命精神譜系,,是新時代繁榮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必然要求和使命擔當,,河南師范大學將以承辦本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水平,。
武東生指出,,中原紅色文化是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重要研究方向,在發(fā)掘整理中原紅色文化,,弘揚闡釋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等方面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本次論壇邀請學界知名專家以廣泛的視角從不同層面學習、研討中國共產(chǎn)黨精神譜系,,定會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專家發(fā)言環(huán)節(jié)共有四個階段,分別由《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副主編鄭端,,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蔣占峰教授,,河南省社科聯(lián)副主席、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振江教授,,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福運教授主持,。
研討會邀請24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界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作主旨發(fā)言。他們中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思政課教指委成員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yè)教指委成員,,以及萬人計劃、長江學者等各類領軍人才,,他們都在特定學術領域深耕多年,,就某些命題形成了深邃的學術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作出了突出貢獻,。各位專家發(fā)言聚焦三大命題,。一是聚焦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chǎn)黨精神譜系。韓慶祥,、黃蓉生,、孫熙國、李佑新,、劉呂紅,、劉建軍、韓喜平,、佘雙好,、張潤枝、任東景,、王樹蔭,、郭國祥,、韓華等13位專家先后以“偉大建黨精神的哲學闡釋”“準確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蘊義”“偉大建黨精神對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與發(fā)展”等為題作了精彩發(fā)言,從邏輯理路和實踐進路兩個維度,,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哲學意蘊,、生成邏輯、科學內涵,、精神實質,、結構層次、重大意義,、話語建設,、實踐應用等進行了深入探討,進一步明晰了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chǎn)黨精神譜系,、與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共產(chǎn)黨純潔性先進性的關系。二是聚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王炳林,、王承哲、劉煥明,、張健華,、孟軻5位專家先后以“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弘揚中華文化與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等為題,從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中華文明歷史演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維度,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的生成邏輯,,從“兩大使命”到“三大任務”的課題轉換,,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的內涵拓展,從“兩個維護”到“兩個確立”的戰(zhàn)略接續(xù),,解讀了十九屆六中全會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代課題,、核心內容和歷史地位的新闡釋,論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無愧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三是聚焦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奮斗,。駱郁廷、肖貴清,、陳金龍,、王永貴、金民卿,、張士海6位專家先后以“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精神的核心價值”“以正確黨史觀讀懂黨的百年奮斗史”等為題,,深刻闡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的偉大進程和歷史意義等重大理論問題,,提供了多維解讀視角和多重學理論證,幫助大家更加深入地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黨的百年奮斗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
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福運教授作大會總結發(fā)言,。他表示,,此次研討會令人心潮澎湃、精神倍增,、回味悠長,,呈現(xiàn)三個顯著特點:一是主題定位準,二是思想偉力強,,三是影響范圍廣,。論壇共收到187篇學術論文,線上線下近5000人參與,,點贊量超過5.2萬人次,,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給大家以知識分享,、思想啟迪和發(fā)展信心,,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繁榮發(fā)展,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
(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秀杰/文 黨委宣傳部 吳振宇/圖 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