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江學者,、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張福貴教授來我校講學
發(fā)布時間:
2015-12-01
瀏覽次數(shù):
493
為慶?;謴徒ㄔ喝苣辏苿訉W科發(fā)展,,11月28日下午,,文學院特邀教育部長江學者,、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張福貴教授在東區(qū)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平臺作了題為《遠離魯迅使我們變得平庸》的學術講座。文學院近三百名師生聆聽了講座,。講座由文學院副院長趙黎波主持,。 張教授提出,當下魯迅的遠離最主要在于其精神遠離社會,。他從“教育的遠離,、政治的遠離、學術的遠離,、道德的遠離”四方面闡述了“魯迅是怎樣遠離了我們”這個問題,。中小學課本魯迅作品的減少、研究生選題避免魯迅這個研究高原,、魯迅不愿國人虛偽不符社會現(xiàn)實等原因令魯迅遠離大眾,。在“歷史如何看待魯迅”這方面,他從“文學價值的否定,、性格的否定,、道德的否定”三方面做了詳細闡釋。學術界認為魯迅不具備寫作長篇小說的能力,,性格多疑,、尖刻,道德上存在“朱安事件”,、“兄弟失和”兩個污點,。張教授用一系列史實和作品對此一一解析,指出魯迅具有人性的弱點,,不能單獨做道德批評,。 面對“魯迅在今天的意義”的問題。他用魯迅小說的主題“人道主義的同情”和“個性主義價值的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強調(diào),,要將魯迅當成一個“大寫的人”,不要苛求他作為一個理想的人有哪些欠缺,,只要發(fā)現(xiàn)一些最主要的,、是民族最急迫需要、改造和增加的東西,,其價值就足夠了,。講座結(jié)束后,張教授對同學們的提問作了詳細解答,。 (文學院 王文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