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介質與反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4學術委員會會議暨實驗室成立15周年綠色化學高端論壇于11月16日-17日在化學北樓會議室召開。
參加本次學術委員會會議的校外委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何鳴元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韓布興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張鎖江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鄧友全研究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浙江大學李浩然教授,,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復旦大學賀鶴勇教授,長江學者,、吉林大學蘇忠民教授,,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劉海超教授,,校內委員王鍵吉、楊林教授,,張貴生教授,,卓克壘教授,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秦法躍,、科技處、化學化工學院相關領導以及實驗室主要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等參加了本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
實驗室副主任楊林教授主持了本屆學術委員會會議開幕式。秦法躍副校長代表學校在會上致辭,,他首先向與會專家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對與會專家長期以來給予重點實驗室建設和發(fā)展的支持和指導表示感謝,。秦法躍向與會專家簡要介紹了我校重點科研平臺建設的發(fā)展歷程和成績,秦法躍指出,,綠色化學介質與反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我校重要的科研機構,,強調了重點實驗室建設對學科發(fā)展和高水平研究成果培育的重要作用,對綠色化學介質與反應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成果及對我?;瘜W學科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支撐作用進行了充分肯定,并對實驗室的未來發(fā)展寄予厚望,。
隨后,,學術委員會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鳴元教授主持,。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鍵吉教授就重點實驗室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計劃等作了工作報告。實驗室五位成員就實驗室代表性研究成果作了詳細匯報,。與會專家高度評價了實驗室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從優(yōu)秀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特色研究方向建設,、高水平成果培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對實驗室的未來建設方向與建設內容出謀劃策。
在實驗室成立15周年綠色化學高端論壇的學術活動中,,張鎖江院士,、賀鶴勇教授、蘇忠民教授,、李浩然教授,、劉志敏研究員、夏寶玉教授,、朱廣山教授,、劉海超教授、張鐵銳研究員,、張建玲研究員,、楊恒權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針對綠色化學領域的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就“離子液體的基礎突破與過程創(chuàng)新”,、“氧化物表面氧空位的核磁共振研究”、“實驗,、理論與計算協(xié)同研究催化反應及其應用”,、“脂溶性維生素及酷類香料的產業(yè)化”、“介質強化可循環(huán)碳資源催化轉化研究”,、“二氧化碳電解”,、“多孔芳香骨架-有機分子篩”,、“生物質高效催化轉化合成化學品”、“缺陷水滑石基納米光催化材料”,、“綠色溶劑-催化劑體系構建及其性能研究”,、“乳滴仿生細胞工廠構建及精細化學品綠色催化合成”等作了系列精彩的學術報告,為我校師生帶來了新理念,、新概念,、新方法,是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必將進一步推動實驗室的原始創(chuàng)新,為我?;瘜W“雙一流”學科創(chuàng)建作出更大貢獻,。
綠色化學介質與反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我校重點支持建設的優(yōu)勢科研平臺,多年來,,實驗室以服務國家和區(qū)域綠色,、循環(huán)、低碳發(fā)展戰(zhàn)略需求為導向,,根據國家和河南省中長期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緊密圍繞綠色化學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瞄準學科發(fā)展前沿,,注重學科交叉與特色方向建設,,開展創(chuàng)新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以實驗室建設為主體,,以國家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和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為兩翼的發(fā)展格局,顯著提升了實驗室國際化程度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