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tǒng)籌校內外各方面力量和各種育人元素,,實施“四大行動計劃”,抓好師生政治引領,,把“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各項任務落細落實,,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實施“思政課創(chuàng)優(yōu)行動計劃”,。健全課程體系,重點建設“4+1+X”(4門必修課,、1門形勢政策課,、X門思政選修課),努力打造思政“金課”,。注重思政課創(chuàng)新,,針對當代中國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設置前瞻性教學專題和研究議題,,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品牌課程,。完善教材體系,落實教材管理要求,,統(tǒng)籌用好“馬工程”教材,;加強輔助教材審核把關,,開發(fā)教輔材料。改進教法體系,,綜合運用互動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學方法,,推廣集中研討提問題,、集中備課提質量、集中培訓提素質“三集三提”有效做法,。建立教學方法與改革研究中心,,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guī)律等問題,編寫出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論與改革研究報告》,。強化師資體系,,實施教學學術帶頭人制度。堅持和探索黨政領導,、馬克思主義學科專家上思政課制度,,組織開展思政課教師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輪訓,鼓勵思政課教師開展問題導向式,、社會調研式科研活動,,構建教學評價、崗位評價,、職稱評價,、績效評價“四位一體”的思政課教師評價體系。
實施“書院立德修身行動計劃”,。聚焦“全面發(fā)展的第二課堂,、文化育人的生活園區(qū)、師生共享的公共空間,、學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臺”四大功能定位,,將學校豐富的育人資源有效集聚和下沉到書院,把書院真正打造為學生學習,、文化、生活共同體,。積極探索拓展基層黨建模式,,在每個書院配置黨團活動室,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探索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相融合,將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品德修養(yǎng)等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和實踐,。推行全員導師制,,按師生1:20配備書院導師,強化導師對學生的價值引領,。鼓勵學生建立自管會,、監(jiān)委會、樓委會等組織,,促進學生廣泛參與校園生活和公共事務管理,。
實施“課程思政攻堅行動計劃”。做好專業(yè)思政建設,,與“雙萬計劃”結合起來,,持續(xù)推進新聞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哲學等首批三個示范專業(yè)建設,,逐步擴大建設范圍,覆蓋人社理工醫(yī)各學科大類,。做好醫(yī)學課程建設,,建好人文醫(yī)學課程,加強跨學科交叉醫(yī)學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設,,注重教法探索,。做好示范課程建設,著力建設3個“課程思政”示范專業(yè),、不少于20門在線示范課程,、超過200門示范專業(yè)課程。做好教材建設,,研究制定《教材使用管理辦法》,,規(guī)范教材選用程序。做好育人隊伍建設,,制定《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工作方案》,,以“三個十”建設(10位領軍學者談課程思政、10場課程思政教師教學交流會,、10次課程思政午間研討會)為抓手,,提高基層組織育人能力。做好理論研究建設,,成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加強理論研究,,產出一批高質量的課程思政理論研究成果。
實施“強師行動計劃”,。實行思想強基行動,,建立健全校、院兩級領導班子成員,、黨員學科帶頭人聯(lián)系優(yōu)秀骨干教師制度,,探索做實生活關心、事業(yè)關心,、思想關心和政治引領“三關心一引領”機制,。加強黨員理論學習、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教師入職和發(fā)展培訓,、骨干教師培訓等工作,形成全鏈條,、立體化的教師理論武裝工作體系和育人能力培訓體系,。實行師德固本行動,開展師德榜樣教育,,用先進典型事跡激勵感染鼓舞教師履職盡責,;開展師德規(guī)范教育,持續(xù)宣傳《十項準則》和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開展師德案例教育,,編發(fā)師德手冊和警示案例。持續(xù)宣傳鐘揚同志先進事跡,,深入開展“鐘揚式”好黨員好老師好團隊,、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等評選活動。實行實踐立行行動,,建立一批教師社會實踐基地,,在各類教師培訓中加強實踐教學和現(xiàn)場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師赴社會實踐基地開展國情考察,。統(tǒng)籌學校掛職崗位需求,,把校內外掛職鍛煉作為干部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積極選派教師參加援疆,、援藏,、援邊和其他對口支援、扶貧項目,,主動向國際組織、政府部門,、行業(yè)企業(yè)輸送教師接受鍛煉,。
來源:復旦大學,,轉引自: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64/201906/t20190612_38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