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我院邀請,,南京郵電大學王永進教授于11月22日上午10:00點在物理北樓C208舉行題為《氮化鎵光電子融合集成及應用》的專題學術講座,。我院負責人,、師生代表100余人參加講座。講座由院長王長清主持,。
王永進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氮化鎵量子阱二極管特性,,并講解了發(fā)光譜和探測譜存在重疊區(qū)的機理;其次,,闡釋了氮化鎵光電子集成的本質,,詳細分析了利用氮化鎵量子阱二極管的多功能光電特性,將驅動,、光發(fā)射,、光波導、調制,、光探測及能源采集等器件有機融合,,采用兼容的制造工藝,在同一塊氮化鎵芯片上集成不同功能的器件,,芯片內實現(xiàn)器件間的電隔離,,實現(xiàn)器件間的互惠互利,通過可見光進行通信和傳能,,獲得邏輯電路和光子回路的融合的原理,;最后,結合自己團隊前期成果,,展望了氮化鎵光電子集成芯片發(fā)展方向及其潛在應用,。
講座結束后,王永進教授和與會教師與進行了交流互動,,就師生們提出的現(xiàn)階段氮化鎵相關研究熱點和基金申報注意事項,,進行了熱情詳細的解答。講座現(xiàn)場氣氛熱烈,,極大提升了青年教師探索專業(yè)熱點和基金申報的積極性,。
(文 徐世周)
王永進,男,,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國家“111計劃”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負責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和江蘇省氮化鎵光電子集成國際合作聯(lián)合實驗室主任,榮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2005年3月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后分別在德國弗萊堡大學、日本東北大學,、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從事科學研究;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長期致力于氮化鎵光電子集成及無線光通信研究,,產出了一批國際領先的原創(chuàng)成果,發(fā)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學術期刊上,,被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做10余次專題報道,,獲授權中國發(fā)明專利30件,美國發(fā)明專利2件,,日本發(fā)明專利1件,,獲2019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二等獎、2021年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