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做好我院研究生綜合測評工作,按照《河南師范大學研究生素質發(fā)展綜合測評暫行辦法》和《關于研究生素質發(fā)展綜合測評及獎勵管理辦法的補充規(guī)定》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特修訂實施細則如下:
一、綜合測評分別在學術學位和專業(yè)學位二年級、三年級研究生中進行。
二、綜合測評細則
綜合測評實行量化考評,滿分為100分,其中思想道德素質占20%,專業(yè)素質占60%,體美素質占20%。
1、思想道德素質:20分
思想道德素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政治理論學習,愛黨、愛國、愛校的情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校規(guī)校紀和宿舍管理規(guī)定等情況。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分為12分,個人附加分(含獎勵和罰扣)包括以下幾項:
(1)因獻愛心,受到國家、省、市、校、院表彰的相應獎勵10、5、4、3、2分,測評學年內獻血者獎勵1分。
(2)凡個人或集體在國家級、省級、校級、院級報刊、雜志、網絡媒體上發(fā)表有關學院、年級、班級相關新聞報道、文章的,每篇獎勵5、3、2、1分。其中作者為多人的(除去老師外),按學生總人數均分分數。
(3)參加政治理論研討會、志愿者活動、各類政治理論競賽、主題征文等,有突出事跡獲得證書或征文被收錄的加分。其中,參加政治理論研討會、志愿者活動等獎項中,獲國家、省、市、校、院級一等獎分別加10、5、4、3、2分;獲國家、省、市、校、院級二等獎分別加5、2.5、2、1.5、1分;獲國家、省、市、校、院級三等獎分別加3、1.5、1.2、0.9、0.6分。征文被國家、省、市、校、院級收錄者分別加10、5、4、3、2分;參加由研究生院組織開展的征文活動,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yōu)秀獎、參與獎的分別加3、2.5、2、1.5、1分;參加河南省大學生國家安全知識競賽,獲得證書的加2分、未獲得證書的加1分。
(4)測評學年內榮獲國家、省、市、校、院優(yōu)秀(黨)團員、優(yōu)秀團干、文明學生、忠信德育獎、“五四”獎章等各類先進個人稱號者分別加10、5、4、3、2 分。
(5)由上一學年綜合測評成績直接產生的個人先進榮譽如“三好研究生”、“三好研究生標兵”、“優(yōu)秀研究生干部”等不計分。
(6)測評學年內未任何紀律處分者獎勵2分。受到學校、學院紀律處分者一次分別罰扣3分和2分。
(7)事假每學期每生有10天(節(jié)假日除外),超出者每天扣1分,不足一天者按照一天計。病假(在校有校級醫(yī)院證明或同級醫(yī)院證明,在家請假者需要有縣級以上證明)不予扣分。
2、專業(yè)素質:60分
研究生二年級專業(yè)素質包括課程成績(45分)和科研成績(15分),研究生三年級專業(yè)素質為科研成績(60分)。
(1)研究生二年級專業(yè)素質計算方法如下:
①課程成績占45分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注:專業(yè)課考試不及格者在課程歸一化成績上扣6分/科;公共課不及格者在課程歸一化成績上扣4分/科。
②科研成績占15分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論文、專利、獲獎和學術活動各項計分見科研成績計分表。
(2)研究生三年級專業(yè)素質為科研成績,共60分,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論文、專利、獲獎和學術活動各項計分見科研成績計分表。
科研成績計分表
獎勵類型 | 類別 | 作者(除導師以外) | 分數/ 篇(項) |
1.論文(見刊) | SCI一區(qū) | 第一(通訊)作者 | 120 |
SCI二區(qū) | 第一(通訊)作者 | 100 | |
SCI三區(qū) | 第一(通訊)作者 | 70 | |
SCI四區(qū) | 第一(通訊)作者 | 60 | |
EI | 第一(通訊)作者 | 60 | |
核心刊物(北大版)或 國際會議論文被EI收錄 (限2篇) | 40 | ||
2.專利(見證書) | 國家發(fā)明專利(不限項) | 15 | |
授權(第一作者) | 85 | ||
實用新型專利(限2項) | 授權(第一作者) | 15 | |
3.獲獎 (見證書,不含論文獎) 包括以下競賽獎項: 數學建模競賽 “挑戰(zhàn)杯”競賽 電子類競賽 機器人大賽 英語競賽 科技進步獎 技術發(fā)明獎 自然科學獎 創(chuàng)芯大賽 人工智能 | 國家級 | 一等獎 | 100 |
二等獎 | 80- | ||
三等獎 | 60 | ||
省部級 | 一等獎 | 60 | |
二等獎 | 50 | ||
三等獎 | 40 | ||
廳市級(二等獎限2項) | 一等獎 | 40 | |
二等獎 | 30 | ||
全國英語競賽 | 一等獎 | 50 | |
二等獎 | 40 | ||
三等獎 | 30 | ||
4.學術活動(每項限2次) | 全國學術會議做學術報告 | 一次 | 10 |
省市級學術會議作報告7 | 一次 | 7 | |
校研究生論壇做學術報告 | 一次 | 5 | |
院研究生論壇做學術報告 | 一次 | 3 | |
校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 | 一項 | 20(項目負責人) |
說明:
①上表中論文要求第一署名單位為河南師范大學,且論文必須出版并見刊或者網上下載的電子版須有全文并帶卷期頁碼,并附有檢索頁網頁鏈接或者英文DOI檢索頁網頁鏈接。EI中文及中文核心期刊僅有錄用通知的無效,以見刊為準。論文只計除導師以外第一或通訊作者,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都為學生的,分數量值由兩名作者自行商定分配。
②上表中專利要求第一署名單位為河南師范大學,且專利必須見證書原件或者附有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授權證明檢索頁網頁鏈接。
③上表中所有類別獲獎只認證書,其他證明無效。特殊情況規(guī)定如下:
a.設特等獎的比賽,特等獎按一等獎加分,其他獎項依次遞減;
b.學生團體獎加分按人數均分;
c.獎項若是導師與學生一起申報的,則去除導師之外第一參與人加分,其余人不加分。
d.各類競賽成功參加(以證書為準)而未獲一、二、三等獎者加5分。
④上表中學術報告需提供作報告的證明、報告目錄或影像等形式的證明。
⑤上表中獲獎、校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如有排名,均按照排名比例計算:
其中S為參與者名次,N為參與者總數,導師不計入參與者。
⑥所有科研成果必須在研究生期間完成,提交材料的獲得時間必須介于上學年評審日到本學年評審日之間(以研究生院網站公布時間為準)。研究生二年級科研成果起始日以研究生當年通知書開學日期為準,研究生二年級使用過的科研成果,研究生三年級測評時不得重復使用。
3、體美素質:20分
體美素質包括身心健康狀況,組織、參加體育活動、體育競賽、文化藝術類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情況及擔任學生干部情況。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分為12分:要求參評人員必須按照研究生院要求,參加研究生文化沙龍活動(登記表須附聽課卡片),并且達到最低次數要求,達不到最低次數要求者,基本分為0。
個人附加分包括以下幾項:
(1)參加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籃球、足球等球類比賽,拔河比賽,英語演講比賽,教學技能大賽等研究生院組織的校級活動,參賽隊員上場的加3分,不上場的加2分,陪練和其他參訓人員不加分。若在比賽中獲一、二、三等獎(或者冠、亞、季軍),每位參賽隊員再分別獎勵3、2、1分。參加以上賽事所獲證書不再重復加分。
(2)參加校級運動會單項項目者,比照第(1)條加分,若在比賽中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名者,每位參賽隊員再分別獎勵4、3.5、3、2.5、2、1.5、1、0.5分;參加校級運動會團體項目者,比照第(1)條加分,不再加獲獎分;運動會獲獎加分可以分項累計,參賽加分只加一次不累計。
(3)作為選手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院級其他比賽,有具體獲獎名次者分別加5、4、3、2、1分,其他證書視情況加分,但累計不得超過4分。
(4)由學院統(tǒng)一組織參加的校級活動,觀眾和服務人員等加2分;院級活動,觀眾和服務人員等加1分。
(5)學院要求全體研究生必須參加的活動,需按照通知的時間參加并到考勤班干部處簽到、簽退,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向輔導員請假,獲批后在考勤班干部處報備,無故不參加者一次扣3分,讓別人替簽到者一次加扣2分,替人簽到者一次扣2分,早退者一次扣1分,遲到者不予加分。
(6)學生干部:校研會主席、委員分別加 10和5分;院研會主席、委員分別加 6和3分;院研究生助管、班長、班級團支書加8分,班級其他委員加3分;黨支部委員、年級黨務負責人加5分。同時擔任多個職務的,按照最高分值加分,不累計。
注:
①所有獲獎見證書者加分,其他證明均無效。
②學生參與導師自行安排的私人活動,不予加分。
③參加其他活動有具體獲獎名次者加分。無獲獎名次者,不予加分;學生干部作為本職工作參與的活動,不予加分。
④所有參評材料不得重復使用,且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提交,時間截止后不接收任何理由的補充材料。
⑤研究生和外院學生組隊或者和本院本科生組隊參加的活動或者競賽,須是面向全體研究生通知的,如有獲獎按照相應級別加分,否則不予加分。
⑥各項材料有效日期以研究生院當年公布的截止日期為準,所有加分活動要以學校和學院舉辦的公開活動為準,切實以服務學校和學院整體工作,對研究生具有公平、公開的原則。
本細則由綜合測評領導小組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執(zhí)行,評審細則未規(guī)定的和有爭議的事項,秉承對全體研究生公正、公平的原則,由學院研究生綜合測評領導小組提交院學術委員會討論決定。如遇上級政策調整,按照上級政策執(zhí)行。
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
2021年9月5日